度师受词,即启告上帝高真,录状奏闻,申牒三界。
申奏大略格式
玉清圣境洞真元始天尊。
上清真境洞玄灵宝天尊。
太清仙境洞神道德天尊。
太上吴天玉皇上帝。
勾陈星宫天皇大帝。
中天紫北极大帝。
后土皇地祇。
已上七状同式,并诣天枢院。
奏牍式
具法位臣姓某,
诚惶诚恐,稽首顿首,再拜上言。臣待罪灵班,久无善行。所宜省己,岂应接人。盖以教在敷扬,事难寝抑。敢誊凡愫,上冒高穹。臣谨据乡贯叅受某箓弟子法职姓某投词,伏为自己本命年月日时生,行年几岁。昨曾投师,传受正法。经今几时,幸沐生成,时获通感,玆愿进传上清灵宝大法,归身修奉,誓济显幽。倘或泄于非人,以正混诸邪伪,酆山甘罪,重罚无词。据此坚诚,理宜付授。臣拟迁补某人,充灵宝中盟弟子,南曹执法典者为职。须至昧死,录状上奏。
圣位玉陛下,恭望
天道睿慈,允臣所奏。容臣补授,传度施行。臣干冒天宸威,下情无任战栗,待罪激切,屏营之至。谨奏。
太岁年月日具法位臣姓某状奏。
右七状内,可漏各弃圣位,方函,并诣天枢院,请进
南极长生大帝 方函诣 南极帝阙,
东极青宫太乙救苦天尊东极青宫。
十方灵宝天尊。十状。
九天帝。九状。
三十二天,三十二状。
木公,一状。
金母,一状。
奏状式
具法位臣姓某。
右臣谨据乡贯云云同前状至,须至录状,上奏
圣位陛下。恭望
道天睿慈,允臣奏请。容臣补授,传度施行。臣干冒道天宸威,下情无任战栗,待罪之至。谨奏。
太岁年月日具法位臣姓某状奏。
右诸天尊天帝奏状,并同。惟天尊作道慈,天帝作天慈,金母睿慈,十方九天,若不能专状具奏,则不可连作一状,大为不便。木公金母圣号,奏申文檄品内具载。
申上界状
具法位姓某。
右某谨据乡贯云云同奏状意,所有本法合用印篆,谨枯连式样在前,须至录状申闻者。
右谨具,申
三天门下泰玄都省主宰高真圣前。恭望真慈,允今申请。特与敷奏天阙,取旨先次。原赦臣与嗣法弟子某人,九玄七祖,前世今生,一切罪恶,许容传度,仍乞颁告诸天诸地,日月星辰,三界三元,十方世界,应干合属去处。依法照应施行。某干冒真威,不胜惶惧之至。谨状。
太岁年月日具法位姓某状。
中天大圣北斗九皇星君。一状。
上元天官帝君,中元地官帝君,下元水官帝君。三状。
天蓬、天猷、翊圣、真武四圣。一状。
玄师、天师、经籍度师五师。一状。
日宫孝道仙王。专状。
月宫孝道明王。专状。
九州都仙太史。专状。
太极左仙翁。专状。
三界大魔王。一状。
五帝魔王。一状。
右十二状,并同式。若专状与连状,非有轻重。益上真所治,各有其局。使其曹局共一所,始可共状。如日月异宫,三官分府,是不得不专状也。外有十方飞天神王,合用十牒专行,一如状意。更不具式。
申状式
具位姓某。
右某谨据乡贯云云并同奏状意至,须至录状申闻者。
右谨具,申
中天大圣北斗九皇星君圣前。恭望真慈,允令申请。特与敷奏
上玄,颁行三界,各令依法,照应施行。仍乞恩矜,许容传度。某干冒真威,不胜惶惧之至。谨状。
太岁年月日时具位姓某状。
申中界下界状
地府北阴酆都大帝。
水府东霞扶桑大帝。
东岳天齐仁圣帝。
灵宝大法司。
当司据云云同前至须至申闻者。
右谨具,申
北阴酆都大帝圣前。伏望
圣慈,允从申请。特与行下九垒重阴,六天十洞,泉曲冥关,应干合属去处,依法照应施行。
水府状后改云:行下三河九江,
五湖四海,川源溪洞,下元水界,应干合属去处。
东岳状后改云:行下四岳有司,
洞天福地,灵域名山,天下祀典正神,城隍社令,应干合属。
牒式
蒿里丈人。一牒。州县城隍。二牒。
九州社令。九牒。并请行下所属分野,应干典祀正神,祠庙郡邑,城隍社令,应干合属去处,依法照应施行。
其余欲加详更,自随事增益。或兼传别法,事属他司者,各自申牒可也。
发放功曹关应干帖式例,见奏申文檄品。玆不再录。
发奏已毕,则择日开坛传度,修设谢恩,清醮至期,按科奉行。
上帝请醮状式
具法位臣姓某。
右臣先据嗣法弟子某人投词,乞传上清灵宝大法。己于某日录状闻奏讫,谨取某月某日,就某处开坛传度,修设清醮,上谢天恩,须至录状,上奏
上清灵宝天尊玉陛下。恭望
道慈,流光鉴映。臣干冒
道威,下情无任惶惧,待罪之至。谨状。
太岁年月日时具法位姓某状。
上界高真请醮状式
具位臣姓某。
右臣先据云云同前至天恩。除已再行具奏外,须至申闻者。
右谨具,申
三天门下泰玄都省主宰圣前。恭望
真慈,俯赐下临,证明传度。臣干冒
真威,下情无任惶惧,待罪之至。谨状。
太岁年月日具法位臣姓某状。
中下界请醮状式
灵宝大法司。
当司先据云云同前至设醮谢恩,须至申闻者。
右谨具,申
东岳天齐仁圣帝圣前。伏望
圣慈,特赐降临,证明传度。谨状。
城隍社令等神合用者,并用牒请醮。
牒请照会,幸垂临贲,故纳醮诚,谨牒。
醮中进状
具嗣法弟子全函臣姓某。
龙车一乘,
右谨上进以闻。谨进。
太岁年月日嗣法弟子全衔臣姓某状进。
具 度 师法衔臣姓某。
上界列真献状
具嗣法弟子衔臣姓某。
金钱一分,云马一骑。
右谨贡献以闻。谨状。
太岁年月日具嗣法弟子衔臣姓某状。
度师衔位臣姓某。
中下界列圣献状
具嗣法弟子衔姓某。
金钱一分,云马一骑,
右谨上献,伏惟
圣慈,俯赐鉴纳。谨状。
太岁年月同前结。
右式之外,或列位神只,及诸司官将曹局,同所者连状,有遗发关引等,并见奏申文檄品。
传度合用法物
银环二,径二寸四分。别无字,只凿度师花押在上。
银龙头书刀一。钢铁为,刃长六寸,银作龙头。
黄绢券文。高九寸,长七尺二寸。
镇䌽三丈六尺。青九,赤三,白七,皂五,黄丈二。
镇坛米。三斗六升。
镇坛钱。三千六伯文。
命䌽一缣。嗣法弟子本命所属之色。全缣则不论数,或随年。
灵书真券式#l
具度师衔位姓名押
太岁年月 日
玄科律令
会一如
洞玄补职受事讫存留本司照
右分券合同系某人嗣行灵宝大法进品
朱篆灵书中篇真文#2
向右反书,篆文,见玉文篆品。
须至给券者。
诸天送迎,已补某人充具嗣法弟子新补职衔为职。
永勤孝忠,九祖蒙福。灵章下处,
准格嗣行灵宝大法。进品洞玄,升秩仙官
三天门下南曹。
三天门下南曹,
准格嗣行灵宝大法。进品洞玄,升秩仙官,
永勤孝忠,九祖蒙福。灵章下处,
诸天送迎,已补某人充具嗣法弟子新补职衔为职。
须至给券者。
朱篆中篇真文
右合同真券,付给弟子某人,收执佩带。已后五苦咸解,三恶并原,永灭罪籍,度上生名,劫劫长存,与天齐年。急急如太上勑令。
太岁年月日。
保举师姓 名押。
监度师姓 名押。
度师姓 名押。
此乃灵宝本法券文,对天分之。将右券度师收之,左券入袋,付度嗣法弟子。或度师不必留存,俓将右券,用状缴申上清天枢院照应,以为弟子修仙学道之证。落罪籍,上生名。则易右券后语曰:
右分灵书真券,系法箓弟子某人,嗣行上清灵宝大法,进品洞玄,补职受事。传度礼毕,划券示约,为弟子落灭恶根,消除过籍,修仙学道,所向圆成,乞依玄科施行。
年月,余同前式。
环式
环者,所以昭信誓,如古人投璧为盟之义。环上本圆,无字。今宗坛则銮师押字于上,传法亦然。古人舍淳抱朴,不事外饰,凡事尚质素而已。至路真官编《天心正法》,则环上有字。其文云:天心正法,万神所宗,盟天而传,循环无终。此亦用环之义,然皆非古式。若灵宝乃洞玄之上品,不宜随俗行事。环以示信誓。路君临坛分券,而不剖环,其意益谓既分券合约矣,不剖环亦可也。环则弟子佩之,不渝盟而已。高识之士,更宜详酌而行。
书刀式
右书刀,并以钢铁为利刃,却以银为龙头,包其末之太半。拜章亦同此式,惟其有刃可用,故备仪以俟削治差误,况分券尤须刃也。今人银叶为之,非也。
补职帖式
灵宝大法司。
当司契勘乡贯居嗣法箓弟子某人投词,伏为自身本命,年月日时生,夙藉善因,获陶真化。叨行正法,滥缀
灵班,敢坚素诚,荐据丹悃。先已具
申宗坛,迁受中盟秘箓。今愿进傅
上清灵宝大法一宗符图印诀,皈身
崇奉。期济幽显,馘毒除妖,辅道赞
化。如敢参杂邪伪,混乱神文,或妄
传非人,轻泄天宝。甘以身谢天地
水府三官。昭一得本人,誓辞坚笃,诚
心不回,格许宣宏,理宜接引。除已
录奏三天帝阙,申牒三界合属真司,
依式开坛,对天传度,合行补职,受
事给付上清灵宝本法秘文,合用印
剑策杖,须至逐一开具给帖者。
一其人已佩中盟秘箓,今来进传灵宝大法。依准
科格,合行迁补灵宝中盟弟子南曹执法典者为职。
一给付
上清灵宝大法一部。
一给付
灵宝大法司印一颗,
通章印一颗,越章印一颗,
黄神印一颗,神虎印三颗。
一给付
八景辉灵之剑。长三尺六寸。
一给付
五灵策杖,随身受持,一如科法。
一准
格洞玄弟子芙蓉冠,紫帔,三十二条黄裳黄褐,明光玉珪,玉珮,赤舄。
一灵宝大法,品属洞玄。总三洞之枢机,乃中乘之上法。尊贵崇重,不同常科。应有申告收治,并合申三界五常大魔王,依法牒所属飞天神王。每遇给符咒水,并关遣神王,下使者吏兵,施行给降,灵宝受事,如意大将军,随行司领职。
一进拜章书,入室修存,谒帝朝真,飞神启事,焚诵祷请,召役神灵。并合关召三五功曹,左右官使者,侍香金童,传言散华玉女,五帝真符,直日香官,依法奉行,随印受事。事毕复位,应召即临。
一追取幽魂,摄召魂爽,并准科移牒神虎何乔二大圣,三部追魂使者,七司玉女,赍持符札,照应施行。
一修斋设醮,宣令传符,并随事请降十方飞天神王,降真召灵符使,玄都金龙荚龙驿吏,禀符受事,宣传事毕,俓复元班。
一灵宝官属,玉童玉女,天将仙兵,隶属上玄,不同常职。准依经格,随事请降,辅佐行持,法师毋得叱吃指呼,其神不系凡世驻箓。须当澄心定息,诵咒焚符,临目存思,密行召用。行令已毕,各复元班。其余经格外,妄称将吏名目,擅置仙曹有司,并不许随俗混行,违经杂用。故爽誓盟天不尔私。帖伏以皇人按笔真毋戒经,观四译而成书,为三洞之要典。和天安地,福国宁家。千圣攸遵,岂独显幽之俱利。万方取则,实同今古以蒙休。嗣法弟子某人,职品洞玄,法迁灵宝,誓盟私著,传度已终。事体非轻,职位甚重,所宜永坚一志,密练百神,检己修身,毋违科而犯戒。济人利物,当立德而建功。五帝大魔察其勤惰,三官都禁紏其愆非。谨秘专精,万炁全而三天锡召。轻泄漏慢,一身落而九祖罹弃。守而有常,戒之无忽。故帖。
太岁年月 日帖。
保 举 师 具 位 姓 名押。
监 度 师 具 位 姓 名押。
度 师 具 位 姓 名押。
籍 师 具 位 姓 名已羽化不押。
经 师 具 位 姓 名。
传度开坛建醮,或有力之家,宿启则预行申发,晚下敕水禁坛,宿启行科如斋法。次日昧爽,登坛开启,三时行道,朝真忏悔谢恩,有灵宝道场三朝科文可用。晚下设醮传度,尤为尽善。往往世人传度,多止于设醮而已。故今具叔传度醮式,即系受法传度。乃本法之事,非黄箓之仪。今列于左。
铺设醮筵,中列上帝,两麻设从圣,或六十分,或一百二十分。中设三宝位,置御按,如斋坛式。设五师幕于坛左。
神功妙济真君太极冲应真人于坛右,或以五师与二位共幕,亦可。
排列请醮状牒于师前,次发牒。
道众师前立班,
知磬举法事,
高功与弟子,各上香致拜。
高功长跪请牒。道众捧状牒,华夏至发牒所,道职一员,吟咒洒净。
知磬举法事。
高功焚降真召灵符,变神召将。
次宣白初献法事。
次再白亚献法事。
次三白终献法事。
宣关帖。
高功遣发。
弟子灌酹。
焚燎 向来。
回向念善。晚下设醮如例程。
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十二竟
#1此券式文句应从左向右书写、诵读。
#2此真文句应从中央向左右书写、诵读。
上清灵宝大法卷四十三
洞玄灵宝法师南曹执法典者权童初府右翊治金允中编
传度对斋品
对斋设醮传度科仪
道士有威者一员,禁坛敕水。次醮筵内,关斗灯,华夏引,高功出靖,诣师前立班。高功与弟子,上香致拜。次修斋,请师,
玄师,天师,经籍度许葛。
举云舆。
高功长跪,启白。
唱道赞。华夏引,高功诣醮坛,入地户,升天门,上十方香,上御案香,焚降召符,密咒。长跪,上本位香。表白开启。
臣闻潜融一炁,肇形于混沌之初。判立三才,资始于洪蒙之劫。玄恩普被,道荫成包,橐籥阴阳,钧陶人物。故无幽而不烛,是有祷以皆通。恭焚道香,德香,无为清静自然香。奏启虚无自然元始天尊,太上大道君洞玄灵宝天尊,太上老君洞神道德天尊,吴天玉皇上帝,紫微北极大帝,句陈星宫天皇大帝,十方灵宝天尊,后土皇地祇,东极青宫太一救苦天尊,东华上相木公青童道君,南极长生大帝,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,九天上帝,五老天君,三十二天上帝,五福十神太一真君,上清十一曜星君,日宫孝道仙王,月宫孝道明王,中天北斗九皇星君,天地水三元帝君,北极四圣真君,玄中大法师,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,正一静应真君,灵宝经籍度三师真君,太极左仙翁冲应真人,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神功妙济真君,泰玄都省主宰高真,天枢院主宰上圣,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列宿星真,三界五帝大魔王,十方无极飞天神王,某人本命元辰真官,北阴酆都大帝,水府东霞扶桑大帝,五岳真君,五岳五天圣帝,靖庐治化仙官,江海河源圣众,三洞经法箓中灵官将吏,太岁官君,城隍典祀,三界官属,一切威灵。仗此香云,普伸供养,玉音摄炁,灵风聚烟,紫虚郁秀,辅翼万仙,执箓把籍,同到帝前。令臣关启,咸赐如言。奏为乡贯嗣法箓弟子某人,投度师某人,进传上清灵宝大法。已行录奏天阙,申牒三界合属真司。涓此刚辰,恭就某处,开坛传度。修设清醮一座,延奉三天上帝,九极高真。召三界以齐临,异万仙而俯降。容其传度,许以告盟,证录祷祈,鉴瞻修奉,醮筵已肃,坛墠粗严,恭对高真,关行法事。
知磬举启堂颂。
都讲举各礼师。
高功宣五方咒。
举鸣法鼓。
发炉 众官等各长跪。
高功出官。
谨出臣身中五体真官,功曹将吏,开化定道,阴阳功曹,消灾散祸,解厄君吏,各十二人出。某建节监功大将军,直使功曹,阴阳神诀吏,各二人出。出者严装,住立营卫匝绕。臣身中郎吏虎贲,察奸勾骑吏,都官仆射,天丁力士,治正执正吏,收神食神吏,收毒食毒吏,收精食精吏,收邪食邪吏,诛符破庙吏,刚风骑置吏,驿马上章吏,飞龙骑吏等官。并皆屯驻臣左右前后,受臣词语,关启此间土地,里域正神,治化靖庐名山,
洞天福地,海岳太岁官君,治中将吏。谨同诚,上启太上无形无名虚无自然至真大道无上元尊金阙七宝玉陛下。臣受法之日,约以流通济物,是先接人为切。今谨有某人,谨为进拜词文,上祈玄感。当令臣所启者达,所告者应,所禳者却,所济者度。功曹使者,飞龙骑吏,分别关告,以时上达。列启事竟,各还臣身中,复于宫室。须召复到,一如故事。
各称法位
具位臣某,与合坛官众等,谨同诚,上奏启虚无自然元始天尊,无极大道太上道君,太上老君,吴天玉皇上帝,紫微北极大帝,十方。灵宝天尊,后土皇地祇,南极长生大帝,青华大帝,九天上帝,五老天君,三十二天上帝,十极天君,玉虚上帝,玉帝大帝,东华南极,西灵北真,玄都玉京,金阙七宝,琼台紫微上宫,灵宝至真明皇道君,上相上宰,上保上辅,四司五帝,长生大君,好生韩君丈人,度世司马大神,日宫帝君,月宫皇君,五方五德星君,四炁四曜星君,北斗七元真君,斗中帝座,辅弼星君,南上可命司录,延寿益筭,度厄尊神,三十六部尊经,玄中大法师,灵宝经籍度三师真君,天地水三元帝君,北极四圣真君,太极仙翁冲应真君,九州都仙神功妙济真君,泰玄都省高真,历代传经演法真仙,三界五帝大魔王,十方无极飞天神王,天枢院主宰高真,二十八宿周天列曜星君,本命元辰,太岁尊神,北阴酆都大帝,东霞扶桑大帝,五岳正副真君,五岳五天圣帝,靖庐治化仙官,江海河源圣众,三洞四辅法箓中灵官将吏,城隍典祀,三界官属,一切威灵。臣伏闻无形无名,即玄真之妙赜。有光有象,乃圣化之灵机。混成宇宙之前,肇造干坤之本。分玆一炁,育破三才,宰制万灵,陶成庶类。于是元纲启蕴,立万劫之根宗。大梵发辉,漏九清之秘奥。三洞流布,九品宣行。本惟佐天化机,亦以彰于道要。因师尊之开度,跨古今以钦承。臣猥以庸鄙之资,叨缀班行之末。滥师至化,叨眄灵文。所宜随力以宏科,不敢因人而废事。既承洁己之进,当开勤道之途。授受不穷,所以副大教作成之意。继成有格,须祈求高真鉴度之恩。是用瞻碧霄界以投诚,想白玉楼而稽首,不惭尘陋之礼,冒闻玄极之高。伏愿五色卿云,拥掷火流铃之仗。三华黄道,降飞龙唱凤之车。众圣临轩,万真就列。臣等百神震惕,一念精纯,拜首瑶坛,敢伸降重。
初献茶酒
臣谨重诚,上启虚无自然三境至尊,吴天玉皇上帝,紫微帝座,九极高尊,三天主宰,三十六部尊经,玄中大法师,三天大法师,灵宝经籍度三师真君,三洞四辅法中主执圣众,灵官将吏,三界官属,一切威灵。臣闻道本无言,因经科而立。教化垂有,作出法箓以度人。九品三乘,递相通贯。六书八体,互以发明。传于天中,为万品指归之路。降乎人世,开群生修进之门。自非历劫之良因,安得一窥于正典。故教刚精练,始可为师。志虑清高,乃容受法。立功建事,上以赞于玄猷。励行饰躬二内以检于凡质。科条至重,付度不轻。如臣本匪良资,实无达识。五芽三素,岂知练习之源。六欲七情,徒逐沉迷之浪。所当省己,安可接人。盖以立誓盟心,登坛受质。虽戒张皇而妄泄,不许缄祕而失传。况承勤恳之词,愿被正真之化。岂以臣之不才,终加抑绝。幸其人之有志,僭为申誊。臣虽昧通真达妙之机,然不敢传叛道罔人之法。爰从彝典,用箴灵坛。奉高圣之回光,仰至真之在御。辄披凡愫,上渎宸严。设醮青词,谨当宣奏。
宣词,焚词。
按如词言,情诚坚切,义当接引,不敢逊辞。伏以灵宝神章,洞玄上品,延康之始,莫测其端。龙汉之初,渐彰其妙。结飞玄之正炁,成隐祕之灵音。发五镇之根宗,经四译而昭布。宁家国而赞帝王之治,调阴阳以辅造化之功。上圣高真,莫不因玆而证道。沉灵幽爽,岂非假此以迁升。实万品之津梁,乃千灵之规范。虽巍巍之典,传度不轻。然浩浩之功,包容无外。有若臣庸愚末学,谬居师匠之阶。嗣法某人,尘碌凡资。僭受仙灵之职。事俱越分,理实愧心。尚祈天造之慈怜,更冀师恩之复育。许容传度,俾遂进迁。赦原臣等九祖宿愆,万生重过。罪籍先除于黑简,真阶早纪于玄都。臣等惊冒渎之渐繁,第醮仪之有式。敢陈亚献,以荐克诚。臣与嗣法弟子,无任战兢之至,稽首再拜。
亚献法事。
献毕,举十方灵宝天尊。
嗣法弟子再拜,启白。
此作掌记写,或领赞引代念。
嗣行灵宝大法具位臣某,
诚惶诚恐,稽首顿首再拜,上启三境高真,万天上帝,东方无极太上灵宝天尊,南方,西方,北方,东南方,东北方,西南方,西北方,上方,下方无极太上灵宝天尊。愿赐矜怜,俯垂鉴录。臣千生庆幸,一日一遭逢,嗣法传真,迁阶进职。永坚素志,不敢负心,傥渝誓盟,甘从谴罚。今与师分环剖券,立誓饮丹。伏望证明,容臣受度。臣无任望恩,激切之至。
举天尊号。
师与弟子,回班对立。
高功启白,宣戒。
恭闻灵宝之道,洞玄之宗,独步玉京,度人无量。受之者功迁九祖,修之者形陆九霄。乃万法之灵枢,总十方之正教。巍巍大范,德难可胜。受其法者,固所当修,戒其所必戒,修为不替,神仙可期。对天发扬,先明十戒。
第一戒者,无忘八极。忠者钦之极,孝者顺之极,斋者戒之极,敬者礼之极,宽者广之极,裕者乐之极,容者和之极,忍者智之极。天以北辰为极,地以五岳为极,屋以楝为极。天以有极则能聚众炁,地以有极则能聚众形,屋以有极则能聚众木,人有八极亦如是也。故能聚众善,善立则道备,道备则所见自然开涣,所应自然调适,此得灵宝度人之基也。
第二戒者,无忘鑑水。鑑者,喻心。水者,喻性。心清则万法皆照,性静则五浊不归。道之在人圆通,非蒙蔽可了,亦非躁动可达。讬鑑水而悟心性,此得灵宝度人之体也。
第三戒者,无忘日录。日录者,所修检善恶。人之处世,患不自知,患不闻过,患不听言。不自知则无所悟,不闻过则无所改,不听言则无益。今以日录,日录所为不可下笔处,皆己之非也。改之为贵,则日录者不教之师,不说之友,不诏之君父,不约之法度也。不可忘之,此得灵宝度人之想也。
第四戒者,无忘追度安镇。人之所亲,不过父祖,所尊不过君上。君上父祖之德,必报之者,追度安镇是也。追者,谓诵经行符,上为父祖六亲之过去者,以资冥路。度者,谓谓经行符,上为父祖六亲之见存者,以资福筭。安镇者,谓诵经行符,上祝国王帝主圣寿,安镇四方,召龙行雨,驱妖馘毒,保护民物,禳度星躔,皆其一也。其或在家行祖父之志,或居官分君上之职,种种利益,有可报称,皆即为之。凡木之叶落,尚粪其本根,则归根复命之义也。人之根本反始,不可不勉,此得灵宝度人之宜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