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于福也,若开门避之。
贤良为笑。愚者为国,天咎先见,菑或作蔷,亦或作蔷。害并杂,人执兆生#6,孰知其极。
见形而已,昧于在理。
见日月者不为明,闻雷霆者不为聪,事至而议或作义者不能使变无生。
不能消之于未萌。
故善度变者观本,本足则尽,不足则德必薄、兵必老,其执能以褊材为褒德或作襄隐博义者哉#7。其文巧武果而奸不止者,生于本不足也。
言非少文不武之罪。
故主有二政,臣有二制,臣弗用,主不能使,臣必死,主弗能止。是以圣王独见,故立官以授长者在内#8,和者在外。夫长者之为官也,在内则正义,在外则固守,用法则奔驰#9。人本无害,以端天地,令出一或无一字原。
多门杜矣。
散无方、化万物万物,一本#10作无物者,令也。守一道、制万物者,法也。法也者,守内者也。
法者,守于分域之内。
令也者,出制者也。
令者,所以行法。
夫法不败是,
是出于义变而不可常法者,所以趣变。
令不伤理,
王#11出于理一而不可变令者,所以守法。
故君子得而尊,小人得而谨,胥或作昌靡得以全。神备于心,道备于形,
备天地之羨,称神明之容。
人以成则,
以成法则。
士或作土以为绳。
以为绳墨。
列或作削时第气,以授当名,故法错而阴阳调。凤凰者,鹑火之禽、或无鹑火之禽,玄枵之兽字。阳之精也。
雄曰凤,凰者其雌也。鹑火,南星之次也。
麒麟者,玄枵之兽,阴之精也。
牝曰麟,骐者其牡也。玄枵,北星之次也。骐似麟而无角。
万民者,德之精也,德能致之,或作骏。其或无其字精毕至。庞子曰:致之奈何?鹖冠子曰:天地阴阳,取稽于身,故布五正,以司五明#12。
五正见下。五明宜谓名尸气皇、名尸神明、名尸贤圣、名尸后王#13、名尸公伯。
十变九道,
未详闻也。
稽从身始。
五音六律,稽从身出。
大禹以声为律,以身为度,所谓取稽于身者耶?
五五二十五,以理天下。
五五,五其音之五也。
六六三十六,以为岁式。
六六,六其律之六也。一岁之式,称旬三十有六。
气由神生,道由神成。
蜕气之谓虚,蜕虚之谓道。而神也者,有而非气也,无而非道也。非气而气以之生,非道而道以之成。
唯圣人能正其音、调其声,故其德上及#14太清,
太清,天也。
下及泰宁,
泰宁,地也。
中及万灵。膏露降,白丹发,醴泉出,
醴泉,其味如醴,可以养老。
朱草生,
朱草,可以染终,以别尊卑。
众祥具。
《传》曰:王者统和阴阳,休气充塞,符瑞并臻,应德而至。德至天则斗极明、日月光、甘露降,德至地则嘉禾生、蓂荚起、秬鬯出,德至文表则景星见、五纬顺轨,德至草木则朱草生、木连理,德至鸟兽则凤凰翔、鸾乌舞、骐麟臻、白虎到、白雉降、白鹿见、白乌下,德至山陵则景云出、芝实茂、陵出异丹、阜出萐莆、山出器车、泽出神鼎,德至渊泉则黄龙见、醴泉涌、河出龙图、洛出龟书、江出大贝、海出明珠,德至八方则祥风至、嘉气时、钟律调、音度施、四夷化、越裳贡。
故万口云或作去帝制神化,
众祥备至,则外帝内神之道具矣。
景星光润。
景星者,德星也。其状无常,常出于有道之国,而月死则见,所以助月照民夜绩也。
文则寝天下之兵,武则天下之兵莫能当。一本云:武则天下莫能当。无之兵字。远乎近#15,显乎隐,大乎小,众乎少,莫不从微始。故得之所成,不可胜形;失之所败,不可胜名。或作胜为名。从是往或作生者,子弗能胜问,吾亦弗胜言。凡问之要,欲近知而远见,以一度万也。无欲之君,不可与举。
此言何谓也?若予所学,则人君之患正在多欲。此孟子三见齐王而不言,曰:我先攻其邪心也。故曰:内实多欲而外施仁义,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。《南华》曰:欲顺则平气,欲神则静心,欲当则缘于不得已。亦与《鹖冠》异矣。昔有鬼谷著书,以为驰说诸侯,阳开阴闭,必因其好恶忧乐而裨阖之。然至于无好者,盖不得而说也。若然,多欲之君乃从横之家欲以售术。而《鹖冠》言道,末流乃至于此,不已卑乎。
贤人不用,弗能使国利,此其要也。庞子曰:敢问五正?鹖冠子曰:有神化,有官治,有教治,有因治,有事或作争治。庞子曰:愿闻其形。鹖冠子曰:神化者于未有,官治者道于本,教治者修诸己,因治者不变俗,事治者矫或作□之于末。庞子曰:愿闻其事。鹖冠子曰:神化者,定天地,豫或作象四时,
其体常如此。
拔或作教阴阳,移寒暑。
其体变如此。《传》曰:古之真人,提#16挈天地,把握阴阳。
正流并生,万物无害,万类成或作咸全,名尸气皇。
伏义氏得之,以袭气母。盖近是乎?
官治者,师阴阳,
阴阳,王事之本。
应将然,
神化者于未有,故升此一等。
地宁天澄,众美归焉,名尸神明。教治者,置或作署四时,
春诵、夏弦、秋学礼、冬读书之类,因时顺气,于功易也。
事功顺道,
俯而事功,仰以顺道。
名尸贤圣。因治者,招或作拓贤圣而道心术,敬事生和,名尸后王。事治者,招仁圣而道知焉,
不能招贤圣而招仁,不能道心术而道知。圣也者,天道也。贤也者,地道也。仁也者,人道也。
苟精牧神,
苟,急敕也。牧,驱制也。
分官成章,
精神劳矣,而不能普遍#17,于是又备官焉。
教苦利远,
教虽苦而利远。
法制生焉。
万法扰扰,自此起矣。
法者,使去私就公,
法者,将以有所去也,非以有所取也。
同知壹警,有同由者也,非行私而使人合同者也。故至治者弗由,而名尸公伯。
公如公侯之公,伯如霸王之伯。
王鈇第九
庞子问鹖冠子曰:泰上成鸠一作鹖之道,一族用之万八千岁。
《传》曰:天地初立,天皇一曰天灵,其治万八千岁。然则成鸠盖天皇之别号也。
有天下兵强,世不可夺。
天地初立,岂容已有兵哉。此言亦筌蹄也。《南华》曰:寓言十九,重言十七。
与天地存,久绝无伦。
无伦,细之至也。《中庸》曰:毛犹有伦。
齐殊异之物,
齐鹏鷃之大小,等凫鹤之长短。
不足以命其相去之不同也。
言其悬绝如此。
世莫不言树俗立化,彼独何道之行以至于此?鹖冠子曰:彼成鸠氏天,
句。
故莫能增其高,尊其灵。庞子曰:何谓天?何若而莫能增其高,尊其灵?
凡此叩其所以。
鹖冠子曰:天者,诚其日德也。日或无日字诚出诚入,南北有极,
冬日至而北,夏日至而南。
故莫弗以为法则。
取中于日德。
天者,信其月刑也。月信死信生,终则有始,
朔而后魄生,望而后魄死。
故莫弗以为政。
取正于月刑。
天者,明星其稽也。
明星,大星也。二十八舍之类。
列或作削星不乱,各以序行,故小大莫弗以章。
小星不见陵掩#18。
天者,因时其则也。四时当名,代或作伐而不干或作于,
彼□此代而无侵越。
故莫弗以为必然。天者,一法其或无其字同也。前后左右,古今自如,
奈何祀人之忧其崩坠也。
故莫弗以为常。天诚、信、明、因、一,
诚,诚其日德。信,信其月刑。明,明星其稽。因,因时其则。一,一法其同。
不为众父。或作文。
为众父父。
易一,故莫能与争先。
《南华》曰:一而不可不易者,道也。先,或为光。
易一非一,
一不足以囿之。
故不可尊增。成鸠得一,故莫不仰制焉。
所谓侯王得一为天下贞者也。
庞子曰:愿闻其制。鹖冠子曰:成鸠之制,与神明体正。神明者,下究而上际,
况以穷乎下,浮以际乎上。
克啬万物而不可猒者也。周怕或作汨,或作流徧照,
周泊,无外也。徧照,无裹也。
反与天地总,故能为天下计。
往而不反#19,岂能与民同吉凶之患哉。
明于蚤识,逢臼或作远臼#20不惑,存亡之祥,安危之稽。庞子曰:愿闻其稽。鹖冠子曰:置下不安,
句。
上不可以载,或作可以载。累其足或作是也。其最高而不植局或作不可植局者,未之有也。
此譬安危之稽。言其置下苟危难,欲累于上,难矣。又况又在其上者乎?则其所立,岂有不局哉。累足,蹐也。植,立也。局,曲也。
辩于人情,究物或作万物之理。称于天地,
称之为言,量也。
废置不殆。或作伯,或作治。审于山川,而运动举错有检
蠢迪检柙。
生物无害为之,父母无所躏跞。仁于取予,备于教道,
教以为人,道以为己。
要于言语,
直言曰言,问难曰语。
信于约束,已诺不专,
反诺为已。《礼》曰:与其有诺责也,宁有已怨。
喜怒不增,
喜不过予,怒不过夺。
其兵不武,树以为俗,其化出此。庞子曰:愿闻其人情物理,所以啬万物、与天地总、与神明体正之道。鹖冠子曰:成鸠氏之道,未有离天曲日术者。天曲者,明而易循或作脩也。日术者,要而易行也。
天曲若五家为伍、五乡为县之类。日术若家里用提、甸长用旬之类。此法起于周之末造,而曰成鸠用之,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。然则此书寓言多矣。
庞子曰:愿闻天曲日术。鹖冠子曰:其制邑或作已理都,使矔习者五家为伍,伍为之长。十伍为里,里置有司。四里为扁,
扁,当为甸。后皆放此。
扁为之长。十扁为乡,乡置师。五乡为县,县有啬夫治焉。十县为郡,有大夫守焉。命曰官属。郡大夫退脩或皆作循其属县,啬夫退脩其乡,乡师退脩其扁,扁长退脩其里,里有司退脩其伍,伍长退脩其家。事相厈正,居处相察,出入相司。
司,犹伺也。
父与父言义,子与子言孝。
与,或为为。
长者言善,少者言敬。旦夕相薰芗,以此慈孝或作力之务。若有所移徙去就,家与家相受,人与人相付;亡人奸物,无所穿窜。此其人情物理也。伍人有勿或作物。一本无伍人有勿四字,故不奉上令,有余不足居处之状,
此言有余不足居处之状,无故辄违上令,当告有司。
而不辄以告里有司,谓之乱家,其罪伍长以同。
同,谓同坐伍人之罪。
里中有不敬长慈少出等异众,不听父兄之教,有所受闻,不悉以告扁长,谓之乱里,其罪有司而贰其家。
其人为首,其家为贰。贰,犹副也。若今从坐。
扁不以时循或作脩行教诲,受闻不悉以告乡师,谓之乱扁,其罪扁长而贰其家。乡不以时循行教诲,
一二教之曰诲。
受闻不悉以告县啬夫,谓之乱乡,其罪乡师而贰其家。县啬夫不以时循行教诲,受闻不悉以告郡,善者不显,命曰蔽明,见恶而隐,命曰下比,谓之乱县,其诛啬夫无赦。
不言贰其家者,罪之尚贰其家,则诛可知矣。
郡大夫不以循行教诲,受闻虽实,或作宾。有所遗脱,不悉以教柱国,谓之乱郡,其诛郡大夫无赦。柱国不政,使下情不上闻,上情不下究,谓之絿或作絯,或作缪政,
絿,急也。
其诛柱国,灭门残族#21。令尹不宜或作宣时合或作令地、
合地之德。
害百姓者,谓之乱天下,其轸令尹以徇。
柱国,楚之宠官。令尹,若相国矣。楚怀王使柱国昭阳将兵攻齐,陈轸问:楚国之法,破军杀将者何以贵之?昭阳曰:其官为柱国,封土执圭。轸曰:其有贵于此乎?曰:令尹。轸,车裂也,《周官》曰报。轸或作斩。
此其所以啬物也。天用四时,地用五行,天子执一以居一作守中央,
参于两间。
调以五音,正以六律,纪以度数,宰以刑德,从本至末,第以甲乙。天始于元,地始于朔,
元以气言之,朔以方言之。天运始于玄元,地处始于玄朔。
四时始于历。
王者敬授人,时实始于历。
故家里用提#22,
提,零日也。《公羊传》曰:提月者,仅逮此月,晦日也。
扁长用旬,乡师用节,
惊蛰、芒种之类。
县啬夫用月,郡大夫用气分所至,
二分、二至之类。
柱国用六律。里五日报扁,
用提。
扁十日报乡,
用旬。
乡十五日报县,
用节。
县三十日报郡,
用月。
郡四十五日报柱国,
用气。
柱国六十日以闻天子,
用律。
天子七十二日遣使,一本作遣使于郡。
此用五行分王之数。盖一岁之运,五行各王七十二日。
勉有功,罚不如。
句。
此所以与天地总。下情六十日一上闻,上惠七十平日一下究,此天曲日术也。故不肖者不失其贱,而贤者不失其明,上享或作序其福禄而百事理。行畔者不利!
天下晏然,虽阴有欲畔者,无所乘其隙也。
故莫能挠其强,是以能治满而不溢,
不增之使溢。
绾大或作天而不芒。
不损之使芒。芒之为言,小也。
天子申或作甲正#23,使者敢易言,尊益区域,或无域字使利逜下蔽上,
使者变言,贷褒借誉,尊益区宇,则其弊至于逜下蔽上。
其刑斩笞无赦。诸吏教苦德薄,侵暴百姓,辄罢母使。污官乱治,不奉令犯法,其罪加民,
播恶于众。
利而不取利,运而不取次,
疑取次或作敢次。
故四方从之,唯恐后至。是以运天
运天或作运大。
而维张,
《管子》曰:四维不张,国乃灭亡。
地广而德章,天下安乐,设年予昌。属各以一时典最,上贤不如令尹,令尹以闻,壹再削职,一本作则织。三则或作典不赦。治不踰官,使史李不误,公市为平,生者不喜,
非故生之。
死者不怨,
非故杀之。
人得所欲,国无变故,著赏有功,德及三世。父或作各#24伏或作状其辜不得创谥。
名之曰幽厉,虽孝子慈孙不能改也创,或为制。
事从一二终古不勃。彼计为善于乡不如为善于里。为善于里,不如为善于家。得诛。是以为善者可得举,为恶者可得诛。或作谕。莫敢道一旦之善,皆以终身为期。素无失次,故化立而世无邪。化立俗成,少则同侪,或作齐长则同友,游敖同品,祭祀同福,死生同爱,祸灾同忧,居处同乐。
灾安居日处。
行作同和,吊贺同杂,哭泣同哀。驩欣足以相助,□谍或作谋足以相止。
□,探道也。谍,间谋也。
同安平相驯,军旅相保,夜战则足以相信,昼战则足以相配或作丑。入以禁暴,出正无道,是以其兵能横行诛伐,而莫之敢御。故其刑设而不用,不争而权重,车甲不陈而天下无敌矣。一本作天下无道适矣。失道则贱敢逆贵,不义则小敢侵大。成鸠既见上世之嗣失道亡功、倍或作信本灭德之则,故为之不朽或作株,又或作采之国,定位牢或作罕祭,或作然。
不能保其邦家则位不定矣,不能保其宗庙则祭不牢矣。
使鬼神亶曰:或作日。
增规不圆,益矩不方,
此言法度至足,无欠无余,规不可增,矩不可益,非特使人信之,虽质诸鬼神而无疑也。盖圣人之法譬诸身乎,增之则赘,割之则亏。
夫以效末传之子孙,唯此可持,或无唯此可持字。唯此可将。
效,犹示也,读如效犬、效羊之效。言以示子孙之末裔,立而可持,行而可将,唯此而已。
将者养吉,释或作泽者不祥,墠以全牺,
纯谓之牺,完谓之栓。
正以齐明,齐,或作天,或作文。
不草谓之齐#25,不昧谓之明。齐明者,盖祭祀之正也;牺牷则以为副而已。《礼》曰:去庙为桃,去桃为坛,去坛为墠。今此独言墠者,于墠如此,则由坛而上可知也。
四时享之,祀以家王,
子孙祭祀不辍,所谓祀以家王。
以为神享。礼灵之符,藏之宗庙,以尔正诸或作诸侯,
为之信符,藏之宗庙,而又以其玺正之,以明后世所当守也。
故其后世之保教也全。
句。
耳目不营,用心不分,不见异物而迁,捐或作指私去毒,或作也。
捐己之私,去人之毒。
钩此字上有每字。一本钩作均。于内哲,或作埑。
智足以及之。
固于所守,
仁足以守之。
更始逾新,
周而更始,久而愈新。
上元为纪,共承嘉惠,相高不改。亶昭穆,